季節性抑郁,不可不防!
“在白天漸漸縮短的冬天,我總想要冬眠。早上不想起床,總想從這個世界退隱出去。莫名的孤獨和憂愁糾纏著我,而我又不想參加任何社交活動來加以緩解。明知自己已經貼了一身秋膘,卻依舊拒絕不了甜食的誘惑,不知節制地大吃大喝,坐等體重暴增。最悲哀的是,我的思考能力比起夏天簡直大打折扣,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,我懷疑自己要抑郁了。”
抑郁看起來離我們很遠,其實總有一些時候它就是潛伏在我們身邊。
小伍今年26歲,參加工作三年,最近三個月,感覺自己莫名其妙的情緒低落,對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興趣,不想上班,也不想出去玩。較輕的狀態下,工作尚能勉強完成,較重時則完全失去工作動力,整天只是躺在床上睡,什么也不干。以前非常喜歡的活動現在也覺得很無聊,根本沒興趣。
小伍也知道自己最近的狀態不對勁,也想改善,想把之前積累下來的事情都整理、計劃下,讓自己“活”過來,但卻感到自己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做任何事情,甚至有時會覺得活著沒什么意思,出現輕生的念頭。
類似的患者還有很多。前不久,一位母親帶著10歲的兒子前來咨詢,原因是兒子的情緒不佳、學習成績下降近,近來感到癥狀加重,心情壓抑、沉悶,注意力不集中,食欲也有所下降,晚上睡眠不佳,而失去了往日熱情、主動的表現,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?
其實這位患兒可能患了一種在秋冬季發病率頗高,由性格內向、孤僻離群、考試緊張、自信心受挫誘發,加上天氣變化所引起的情緒波動,引起的抑郁癥狀。
人體間腦腦前丘和丘腦之間有一腺體叫松果體,當光線十分強烈時松果體就受到抑制,分泌的物質減少;當光線昏暗或陰雨天,松果體分泌的荷爾蒙就增多,而甲狀腺素的濃度相對降低,細胞變得極不活躍,導致由于沉悶、乏力,覺得腦子轉不了彎,對事缺乏熱情。
當氣候從夏天進入秋天,陽光照射少,人體的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,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,而出現了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紊亂,所以秋冬季節是抑郁癥的高發期。這個季節,一般人很容易陷入抑郁狀態,而已經有抑郁癥的患者則有可能加重病情,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。
一、警惕抑郁癥
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抑郁癥。沒有任何關于抑郁癥的科普被納入到我們的必修教育體系中,所以人們會傾向用已知的經驗去做聯想和判斷:把聽來的抑郁癥的表現(情緒低落、失眠、不愿意社交等)和由于性格內向、脆弱、想太多導致的負面情緒聯系起來,甚至劃上等號。
其實,抑郁癥是一類(而不是單一種)復雜疾病,有生理易感性基礎,與后天環境發生相互作用,導致人體表現出的一系列“抑郁癥狀”的持續動態過程。
抑郁癥的癥狀如下:
1.情緒持續化低落。覺得空虛,沒有價值感
2.對周圍一切事物都失去興趣
3.食欲激增/喪失,體重明顯變化
4.睡眠出現問題,失眠/嗜睡
5.行為發生改變(煩躁/行動緩慢)
6.疲勞,沒精神
7.自我評價低,消極思維
8.思維遲緩,注意力不集中
9.有死亡的念頭
10.持續兩周以上
世界衛生組織提醒,如果你出現:01情緒每天都低落、空虛、沒有價值感;02你對周圍一切事物都喪失了興趣;03疲勞、思維遲緩;這三項中的任意兩項,而持續兩周以上,你就處在罹患抑郁癥的高風險之中,請一定去專業機構尋求診斷和幫助。
二、季節性抑郁癥
季節性抑郁癥的癥狀表現除了包括抑郁癥的一般癥狀:焦慮、易怒、對事物興趣索然、社會活動減少、注意力無法集中以外,還有本身獨特的特點。
冬季抑郁癥主要癥狀特點有:嗜睡、疲勞、食欲旺盛、精力不足、希望獨處、注意力無法集中等;
夏季抑郁癥的主要癥狀特點有:睡眠障礙、體重下降、食欲下降。專家提醒,患有季節性抑郁癥的人群中女性占四分之三,大部分為20歲到40歲的人。兒童青少年及老年人也有可能患病。在高緯度地區,由于那里季節變化明顯,人口患病率相對較大。
三、如何對待抑郁患者?
人們對“抑郁癥”的常見態度:“你生活條件挺好的了,你還不滿意,還想怎樣 ?”“抑郁癥?瞎扯!你這種逗比都能得抑郁癥,那全世界都沒有正常人了”、“抑郁癥啊就是想太多了”、“誰沒抑郁過啊?誰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啊,你想開點兒,不要這么內向,多出去活動”、“別矯情了,就你事多,玻璃心”,“一看你就是抗壓能力太弱、意志力不夠強”……
抑郁癥最難最難的就是,完全不被理解。大家持有的態度是,要么覺得你不是病,是作,要指責你;要么覺得你是精神病患者,要遠離你。兩種態度都很殘忍。
其實,抑郁患者精神備受煎熬,陷入深度自責了,覺得別人都能好好的,為何就我有問題?他們會否定自己,覺得自己不好,給別人添麻煩了。外界不明白他們是真的生病了,而且這種病還很復雜,從而產生許多的誤解或輕視,這會讓抑郁癥患者陷入孤獨與絕望,讓本就黑暗的生活雪上加霜。
而且,由于患者的人際關系不是太好,無法得到親友的理解,他們只得活在自我世界里面,反復的進行內心斗爭,一邊責怪自己,一邊責怪著外圍世界,在不斷的追問、剖析,越陷越深,不能自拔。
抑郁癥患者最需要的是什么?對待抑郁患者,首先不要輕易嘗試勸解對方,這好比不是外科醫生就不要拿手術刀給人開刀一樣。親人朋友的關懷如果選擇了恰當的方式,對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持;若采用錯誤的方式,對患者而言就是更大的壓力和絕望。
恰當的方式是:給他們關注、陪伴、尊重與接納。1.不試圖改變對方,允許他們表露出痛苦、悲傷、憤怒等情緒; 2.不把他們當成奇怪的人,而是把抑郁癥當成感冒、發燒、闌尾炎這樣正常的病。抑郁癥被稱作情緒的感冒,當然它的癥狀比感冒嚴重得多。3.請讓他們感知到,生病不是他們的錯,他們是無辜的,不管發生任何事,我們愿意陪他們一起去面對。4、鼓勵他們及時就診,求助專業心理咨詢師,必要是遵從醫囑吃藥。
相比其他致命之疾來說,抑郁癥是完全可以預防和治愈的。但許多人誤以為,人只有嚴重到對生活完全喪失興趣,才值得去尋求幫助。抑郁癥患者往往很聰明亦很努力,他們常常在有初期癥狀的時候,咬牙堅持,認為自己大概只是矯情事兒,挺一挺就過去了,他們甚至更苛刻地要求自己像個健康人那樣生活、工作。
然而,對于絕大多數抑郁癥患者來說,扛著并不是一個明智的辦法,因為這不是一個僅憑意志就可以與之對抗的疾病。
更善待自己、善待生活的方式是:倘若你感覺不適,請及早尋求專業的診斷和幫助。就像口渴了要喝水,骨折了要養傷,抑郁癥作為一個生理、心理可見的疾病,它值得你認真地給它一劑藥方。